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聚焦师生 记录历史

庆祝《信阳师院报》出版 500期暨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研讨会举行

期次:第505期    作者:朱四倍   查看:57




  10月23日,我校在逸夫楼321会议室召开庆祝 《信阳师院报》 出版 500期暨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研讨会,深入研讨新媒体时代校报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听取各方对校报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探讨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进一步促进我校新闻舆论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校党委书记宋争辉,党委副书记余作斌,副校长郜火星,党委委员王锐强和从校报走出的优秀校友、优秀学生记者、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陈凯,《东方今报》新闻策划总监夏友胜出席会议,我校新媒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和老校报工作者、校报作者代表、学生记者代表 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余作斌主持。
  宋争辉代表校党委发表了讲话,从清醒认识校报面临的发展挑战、充分认识校报的主流地位和权威优势、科学认识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向、科学研判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的着力点等方面对校报和校园媒体融合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他结合中国高校校报的发展历史,指出,33年来,《信阳师院报》在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传递信息,报道典型,挖掘经验,聚焦师生,记录历史,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校园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校报的权威优势,坚持校报姓“党”,坚持校报姓“教”,坚持校报姓“新”,坚持校报姓“深”,全面推进校报的改革和创新。他说,一所高校的新闻舆论工作对内发挥着传播大政方针、引导师生思想、凝聚人心士气、促进和谐稳定的作用;对外发挥着帮助公众了解学校、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改善学校公共关系的重要作用。新闻舆论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前,要进一步提高新闻的思想含量,建立一体化宣传体系,加强舆情的研究和应对,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创新新闻宣传方式,实现新旧结合、强强联合,把握宣传内容、宣传时机、宣传方式等在新媒体时代的规律,运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平台,利用图画、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形成互补网络体系,全方位填补信息漏洞,做到不留宣传死角,提升新闻宣传效果和传播效益。
  基于当前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宋争辉指出,校园媒体要想成功突围,就必须结合实际,敢于创新,推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优化运行机制、注重师生体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共享共赢、强化全媒体传播等方面发力促进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要在加大投入和整合内部新闻资源的基础上,围绕新媒体传播特点打造媒体融合模式,在提升新闻内容品质的基础上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合理运用,新闻内容永远是决定媒体影响力的关键所在,要坚持出高品质、有内涵、吸引人的传播内容,根据不同师生需求,生产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传播内容,加强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精准推送师生真心喜欢、真正关心的内容。我校各个媒体要根据各自介质的特点,结合师生需求,准确定位并强化自己的新闻产品,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各媒体间既要互补又要竞争,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
  宋争辉最后强调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宣传好学校党委工作部署要求,用事业发展的新成就鼓舞士气,用事业发展的新蓝图凝聚人心,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品质的作品,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引导力、公信力、感染力,遵循传播规律,拓宽传播渠道,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交互式传播新格局,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作出新贡献。
  王锐强宣读了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河南省高校校报研究会贺信。贺信指出,《信阳师院报》记录了信阳师院求索的足迹,也写下了信阳师院发展的真实历史,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信阳师院报》越办越好,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河南高校校报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党委宣传部部长丁少锋回顾了 《信阳师院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办报成绩和经验,探讨了新时代校报建设发展的新思路。他说,《信阳师院报》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开展新闻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在立德树人、维护稳定和促进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成绩。他说,学校每前进一步,都凝聚师院人的无数心血与汗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校新闻舆论工作任重道远,他说,作为学校主流舆论阵地,《信阳师院报》必须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舆论引导作用、对内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媒体融合的领军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作为党委机关报,必须听党指挥,唱响新时代主旋律,面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必须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干、去做,圆满完成校党委和师生交给的光荣任务。他最后表示,相信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师生的大力支持下,《信阳师院报》 一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越办越有成效。
  文学院党委书记吴圣刚、校报第一任总编辑白文蔚和陈凯、夏友胜等代表作者、读者与编辑发言,畅谈了对校报价值和功能的的认识,分析了校报存在的不足,对校报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新希望。
  余作斌就贯彻会议精神和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进行了强调,一是坚持正确导向,新闻宣传工作者一定要从学校事业战略高度出发,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工作中心、服务发展大局,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师生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二是创新理念方法。校报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要在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符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方法、措施,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加快校园媒体融合。要适应不同形态、不同介质媒体相互渗透、逐渐融合的趋势,加快资源整合,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结合起来,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师生、贴近实际,集中资源,优化结构,形成合力,增强活力,努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余作斌要求新闻工作者主动顺应学校对内外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回应广大师生员工的新期待,在持续创新中抢占育人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新力量。
  为做好庆祝《信阳师院报》出版 500期工作,校党委书记宋争辉、校长李俊专门寄语校报,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出版了校报创刊以来的第一部文章合集 《谭山风华》,编辑了 12版的 500期特刊,举办了线下互动活动,邀请中国青年报河南记者站站长潘志贤、东方今报新闻策划总监夏友胜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陈凯作了新闻舆论专题讲座等。
  会议还印发了《信阳师范学院新闻舆论工作管理办法》、《信阳师范学院校园新媒体管理办法》。